在工作中受伤过后,通过认定工伤,就能安心进行工伤康复。按法律上的规定,工伤期间,即便劳动者没法正常作业,但也可以拿取肯定的薪资。不过,在工伤康复期间,有的人并不了解在这时能拿到多少底薪。
事实上,工伤康复期间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,不可以只发底薪,单位要按月支付。具体来讲是按职员受伤前12个月应发薪资的平均薪资来计发。
假如用人单位只发底薪且拒不按原薪资福利待遇发放的,可通过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置解决。
你如果去劳动仲裁的,那样就能根据下面的步骤来:
1、提交申请书。当事人申请仲裁,就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,并根据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。
2、仲裁受理。仲裁委员会在从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。
3、开庭审理。仲裁庭会于开庭的5日前,将开庭日期、地址书面公告双方当事人。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赞同中途退庭的,对申请人根据撤诉自理,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。
4、仲裁调解。仲裁庭处置劳动争议会先行调解,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进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共识。调解达成共识的,仲裁庭就会依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,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备法律效力;调解未达成共识的,仲裁庭就会准时裁决。
5、仲裁裁决。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,会从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15日内结束。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,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公告当事人,延长期限低于15日。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。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从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,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;期满不起诉的,裁决书也就发生法律效力。
最后,在工伤康复期间,有的公司为降低财政支出,并不会按规定给受伤职工发规定的底薪,真要因此申请劳动仲裁了,假如涉及的钱款较多,你也不便捷的,那样建议这时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介入仲裁。